问题 | 因抢劫罪判刑后怎么判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按照我国相关律法明文规定,对于犯罪时未满18岁的青少年罪犯,依据他们所犯罪行的性质和程度,他们可能会面临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
然而,若这些罪犯在服刑期间能够积极悔过自新,同时满足以下六项具体条件中的任意一项,则将依法得到宽大处理或免于刑事处罚。 这六个条件包括: 首先是丧失听力或言语能力的人士(即又聋又哑)或者视力残疾者(即盲人); 其次是由于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而导致的过失行为; 再次是犯罪行为处于预备阶段、中止状态或者未完成状态; 第四是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或者胁从犯; 第五是在犯罪之后主动投案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 最后是其他犯罪情节较轻,无需判处刑罚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有条件都必须在没有造成重大危害结果的前提下,并且罪犯必须具备良好的认罪悔罪态度,以及初次犯罪的背景。 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考虑对他们进行免于刑事处罚或者适用缓刑的判决。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