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成为失信执行人会有什么后果 |
分类 | 金融保险-银行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1.对于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各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会对其采取限制借贷、贷款以及其他各类融资活动等措施,以避免产生潜在风险和损失。
此外,这些金融机构还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降低该对象所持有的信用卡账户的信用额度,以此作为对其失信行为的惩罚。 同时,他们也会将相关的存款状况及时向法院进行汇报,以保证法院可以随时掌握失信被执行人的资金流动情况。 2.而工商行政管理局则会对失信被执行人实行严格监管,适当降低其信用等级,以此作为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之一。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会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参与评估和评比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与诚信和合同履行相关的评定,以保证市场秩序的规范运营。 3.被执行人如果属于国家机关或政府公务人员,乃至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具有特殊身份的群体,那么其将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相应的权力制约和惩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在评选优秀和优先、晋升职级等方面受到限制,甚至可能会失去原有的政治权益和荣誉称号,严重者甚至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面临纪律处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征信机构通报,并由征信机构在其征信系统中记录。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上级单位、主管部门或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