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调解书的执行时效怎么延长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律师解析:
调解书执行时效相关规定
1.执行时效期限:调解书的执行时效通常为两年。 这意味着在调解书生效后的两年内,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执行。 2.时效中止: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 比如遇到不可抗力,像自然灾害导致当事人无法正常行使权利; 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以及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等情况。 在这些中止事由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才届满。 3.时效中断:当出现中断情形,例如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等,从中断时起,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就会重新计算。 4.时效延长:执行时效的延长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当事人应在时效届满前及时向法院申请执行,避免因错过时效而影响自身权益的实现。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因合同纠纷经法院调解达成调解书。两年后小朱才向法院申请执行,小李提出已过执行时效不应执行。后小朱称期间因遭遇洪水(不可抗力)无法申请执行,要求继续执行,双方就调解书执行时效是否届满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调解书执行时效通常为两年,一般应在生效后两年内申请执行,小朱超两年申请,表面看已过时效。 2、因遭遇洪水属于不可抗力导致小朱无法正常行使权利,此时时效中止,待该中止事由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才届满,所以需看洪水结束后是否已满六个月来判断时效是否真正届满。 3、若小朱无法证明时效中止情形,其申请执行可能因超时效被驳回;若能证明且未超中止后规定期限,则可继续执行。 4、执行时效延长需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本案暂未涉及该情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