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告无财产可执行多久会终止执行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法院执行程序的相关情况,具体介绍如下:
一、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条件 一般来说,当法院经调查后,确定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时,就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这是为了在特定情况下,合理安排司法资源。 二、恢复执行的情况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若发现被执行人存在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执行程序可随时恢复。 通常,在执行立案后的六个月内,法院会全面进行财产调查。 要是在这个期间没有发现财产,法院可依据职权或者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此后,若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能再次申请执行,且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三、特殊情况说明 法律规定的执行期限等相关内容比较复杂,实际情况可能因地区不同、案件性质各异等因素而有所差别。 若您遇到具体的案件问题,建议向专业律师咨询,以便获得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案情回顾: 小朱因债务纠纷将小李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小李偿还欠款。执行阶段,法院经调查未发现小李有可供执行财产,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小朱发现小李有房产,申请恢复执行,法院却认为已过执行期限,双方就能否恢复执行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法院最初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符合规定,因为经调查确定被执行人小李当时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这是合理运用司法资源的体现。 2、小朱发现小李有房产后申请恢复执行是合理合法的,按照相关规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若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执行程序可随时恢复,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限制,法院认为已过执行期限的观点错误。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