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超过期限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是什么? |
分类 | 行政类-行政复议 |
解答 |
一、超过期限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是什么? 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自知道或应该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如果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已过,但没超过三个月(自知道或应该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可以选择直接向管辖权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41条、42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二、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如何计算? 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计算,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自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 (二)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直接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 (三)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的,自受送达人在邮件签收单上签收之日起计算;没有邮件签收单的,自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名之日起计算; (四)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五)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收到行政机关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 (六)被申请人能够证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自证据材料证明其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通常情况下以当事人得知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后开始计算不超过60日,否则行政机关可能会以超期而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对此当事人可以在行政行为发出三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