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吗?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法规 |
解答 |
一、我国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吗? 《民法典》第502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对于大多数的合同,在合同成立时便生效。合同成立,是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标的、数量等内容协商一致。合同成立须具备以下两个一般要件: (1)有两方以上的订立合同的当事人; (2)对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等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还有一些合同,在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后,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相关部门办理批准、登记手续才能生效。如房屋的买卖,须在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过户登记手续,买卖合同才能生效。 二、合同的生效必须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是出于本人的真实意思签订的;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要件,如合同的内容必须可能等。凡不符合生效要件的合同,即使合同已经成立,也不发生法律上的效力。 三、附条件合同的条件的要求 第一,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也就是说,条件不是现实存在的,而是属于尚未发生的客观不确定的事实,可能实现也可能不实现,条件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条件是由当事人设定而非法定的。作为条件的事实必须是当事人自己选定的,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而不是由法律规定的条件。即它是合同中的任意条款而非法定条款。 第三,条件必须是合法的。当事人不得以有损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事实或有损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作为合同的附条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条件违反法律规定,应当认定民事行为无效。 第四,条件不得与合同的主要内容相矛盾。 合同的订立是合同双方动态行为和静态协议的统一,它既包括缔约各方在达成协议之前接触和洽谈的整个动态的过程,也包括双方达成合意、确定合同的主要条款或者合同的条款之后所形成的协议。一般来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起就发生法律效力,此时我们是要注意相关的规定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