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法赔偿问题是怎么样的?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合同 |
解答 |
一、劳动合同法赔偿问题是怎么样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二、对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扩的情形有哪些? 1、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原因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提出动议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解除的; 4、经济性裁员的; 5、劳动合同因期限届满而终止的; 6、劳动合同因用人单位主体资格丧失而终止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劳动者的权利有哪些?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各项权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2、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3、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4、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6、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7、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8、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综合上面所说的,《劳动合同法》是专门来保护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般只要单位做出违反合同规定的事情,那么劳动者是可以要求相应的补偿,对于补偿的标准就会按劳动者工作的年限还有工资的收入来进行确定,这样才能算是合理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