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我国拘役有判有缓吗,被判拘役的该怎么处理?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在我国拘役有判有缓吗 可以,拘役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较轻的刑罚。 由于它是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其刑期虽然较之限制犯罪分子一定自由的管制要短,但在性质上比管制重,又由于它的刑期短,因而又是对犯罪分子予以关押、实行强制劳动的三种剥夺自由别中最轻的一种。 实刑和缓刑是民间俗称。 一般来说就是需要实际在监狱里面服刑的叫做实刑。 比如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就需要被羁押3年。 缓刑是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比如说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即被告人在判决生效后不需要在监狱里服刑,有3年的缓刑期,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未严重上述规定,就不在执行3年的有期徒刑了。 在我国法律当中并没有实刑的说法,这只是民间俗称。 一般是指那些需要实际在监狱里面服刑的。 由于《刑法》规定,拘役是刑罚主刑的一种,被判拘役的犯罪分子是要依法在监狱或在其他看守地方服刑的,因此拘役是属于实刑的。 二、被判拘役的该怎么处理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享有两项待遇: 探亲; 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对某一罪犯是否适用拘役刑,应当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犯罪的客观危害程度较轻,只需要处以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 二是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较小,只需要以短期关押,就可以达到教育改造罪犯的目的。 司法实践中拘役的适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当拘役与有期徒刑共处一个法定刑幅度,作为法定最低刑时,凡犯罪情节较轻,不足以判处有期徒刑,且无减轻情节的犯罪分子,拘役可作为最轻刑罚直接适用。 也可对于罪该处以有期徒刑,但具有从宽处罚情节的罪犯,作为从轻处罚的刑种予以适用。 2、当拘役与有期徒刑、管制同处于一个法定刑幅度,管制是该种罪法定最低刑时,拘役可直接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不足以判处有期徒刑,但判处管制又嫌轻,可以直接适用拘役。 如果本应适用有期徒刑或者管制,但具有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拘役即可作为从重或从轻量刑结果适用。 在我国刑事案件的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中,犯罪行为人如果是向申请缓刑的,那么缓刑适用的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犯罪行为人申请缓刑的,一定要遵守相关的规定。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话,可以查看本站其他内容了解。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