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侵占40万判几年?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职务侵占40万判几年? 1、职务侵占40万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没有劳动合同不一定能告职务侵占。 (1)如果属于民事纠纷案件,满足以下的条件,可以起诉: ①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②有明确的被告; 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④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如果构成犯罪,是否起诉,由检察院审查后确定。 二、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区别包括主体要件不同、危害行为不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方法不同等。具体的区别如下: 1、主体要件不同。 二者虽均为特殊主体,但前罪主体是财物代为保管人;后罪主体则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除外。 2、危害行为不同。 前者危害行为是复行为,含非法占为己有及拒不退还二行为要素,其中非法占为己有是指变持有为所有的行为即侵吞,而不是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的一切行为。后罪危害行为则含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诸多行为类型,如侵吞、窃取、骗取等。 3、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同。 前罪行为人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抑或行为人根本就未有任何职务;后罪行为人却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若某公司员工甲在日常生活中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拒不退还,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则只能构成侵占罪。 三、侵占罪贪污罪的区别是什么? 侵占罪贪污罪的区别包括犯罪对象不同、犯罪主体不同、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等。 1、犯罪对象不同 贪污罪只限于公共财产,且不能是不动产,而侵占罪不仅可以是公共财物,还可以是私人财物,且包括不动产。 2、犯罪主体不同 侵占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是代为保管他人财物且对其加以侵占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3、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 贪污罪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所形成的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而侵占罪中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并不影响该罪的成立。 4、刑事诉讼不同 贪污罪是公诉案件。侵占罪是自诉案件。 代替保管财物的公民,不得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否则若是被保管的财物价值比较高,是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涉嫌法侵占罪的,此种罪名成立,无疑有可能会被判处刑事处罚。若是依旧对 一般侵占罪判多久存在疑问,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职务侵占数额为40万的情形,属于侵占数额巨大,通常会被认定犯了职务侵占罪,对于罪名成立的情形,有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的可能。如果对职务侵占40万判几年存在其他相关的疑问,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