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对于合同效力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目前无效合同与有效合同在生活中出现较多,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无效合同与有效合同的法律规定。 一、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 (1)合同无效的概念 合同无效,是指虽经合同当事人协商订立,但因其不具备或违反了法定条件,法律规定不承认其效力的合同。 (2)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 《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合同中免责条款无效的法律规定 1)合同中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免除或者限制其未来责任的合同条款。免责条款无效,是指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免责条款。 2)《合同法》第53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①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②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法律之所以规定上述两种情况的免责条款无效,原因有二: ①是这两种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和法律的谴责性; ②是这两种行为都可能构成侵权行为责任,如果当事人约定这种侵权行为可以免责,就等于以合同的方式剥夺了当事人合同以外的合法权利。 二、合同有效的法律规定 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从目前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都没有对合同有效规定统一的条件。但是我们从现有法律的一些规定还是可以归纳出作为一个有效合同所应具有共同特征。 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对“民事法律行为”所规定的条件来看,主要应具 有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如果成立后生效,则会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 我国《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而且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依照本条规定及合同的具体要求对方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效力的法律规定,以及上文对无效合同与有效合同的法律规定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相信我们已经了解了无效合同的情形和有效合同的条件。两者其实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签订合同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真实就是有效合同的条件,不真实就是合同无效的其中一个情形。上述内容就是律师为你所做的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