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取保候审能够起诉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
解答 |
一、被取保候审能够起诉吗? 1、被取保候审不一定能够起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能够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2、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 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二、取保候审到期后案子一年必须结案吗? 1、取保候审到期后案子并不是一年必须结案。 取保候审期限到期后一年内案子是否结案,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定。取保候审属于强制措施,与案件是否了结并无关系。 2、结案的条件: (1)案件事实清楚; (2)证据确实充分; (3)案件定性准确; (4)法律手续完备 3、移送审查起诉的条件是: (1)犯罪事实和情节清楚; (2)证据确实、充分; (3)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4)各种法律手续完备。 4、移送审查不起诉的条件是: (1)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5、撤销案件的条件是: 犯罪嫌疑人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在侦查过程中,发现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侦查终结,撤销案件: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6、结案时间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能够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不管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是否处于被取保候审的状态,检察院审查刑事案件之后,都有可能会作出起诉、或者是不予起诉的决定。根据规定,检察院提出公诉请求后,若是法院决定判刑,那么被取保候审的期间是不能被折抵刑期的。 对于被取保候审能够起诉吗?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