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开庭后还能调解吗? |
分类 | 诉讼仲裁-办案流程 |
解答 |
一、民事诉讼开庭后还能调解吗 开庭后一般还能调解。调解是中立的第三方在当事人之间调停疏导,帮助交换意见,提出解决建议,促成双方化解矛盾的活动,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法院调解包括调解活动、调解的原则、调解的程序、调解书和调解协议的效力等。 《民事诉讼法》 第八条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二、民事纠纷调解程序怎么走 1、申请: 民间纠纷,应当有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的申请,申请可以采用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并有明确的当事人、申请事项和事实根据,直接报送纠纷所在地人民调解委员会。 2、受理: 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提交申请内容和相关规定决定是否受理;未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一般劝说当事人先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诉的纠纷,或其他执法机关正在处理的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不予受理。 3、调查: 纠纷受理后,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开展纠纷调查、取证、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并作记录。 4、调解: 调解时由双方当事人或代理人陈述纠纷事实和理由,提出证据,调解员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并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依法合理做出调处意见,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和解。 5、调解结果: (一)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并由双方当事人、人民调解员签字,经调解委员会主任审核后,盖该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二)双方当事人达不成协议的,由调解员出具“调解意见书”。调解民间纠纷,能够即时调解的当场调解结案;不能当场调解的,自当事人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调解;特别疑难复杂的,可以延长半个月。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申请人撤回申请或者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终止调解。 三、开庭审理包含的流程: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反各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向法院告诉提出再审申请; 6、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做出裁决(宣判);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判决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法院告诉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 (1)裁定:可在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 综上所述,对于民事诉讼开庭后还能调解吗已给予了相应的回答,只要双方同意调解的,那么是可以在开庭之后进行调解的,只要调解成功就可以不走诉讼的程序,但如果调解不成功同样会走诉讼的程序,最终给予了调解结果或者是判决结果,那么都需要当事人履行自己的义务。看完本篇文章内容,如果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问题,会有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