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主体民法总则方面的规定有哪些? |
分类 | 诉讼仲裁-诉讼仲裁法规 |
解答 |
从法律层面看,自然人和法人都是重要的民事主体。而我国最近颁布的民法典就是为了调整民事主体关系,约束民事主体行为,和确定民事责任的。比起之前的法律法规,民法典有了很多创新之处。那么民事主体民法典方面的规定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小编的这篇文章了解下。 一、民事主体民法典方面的规定有哪些? 1、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2、二人以上依法承担按份责任,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3、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4、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修理、重作、更换; (7)继续履行; (8)赔偿损失; (9)支付违约金; (10)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1)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5、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6、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二、民事主体中的法人有几种? 法人制度是民事法律的一项基本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组织形式不断出现,法人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民法典遵循民法典关于法人分类的基本思路,适应社会组织改革发展要求,按照法人设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3类。将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不具有完全独立财产的经营体或者非营利团体作为一类独立的民事主体“非法人组织”加以规定。 综上所述,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在民事纠纷中,如果侵权人为两人以上,则按照责任大小分别承担民事责任,不能区分的,则平均承担。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也有很多,包括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消除影响和赔礼道歉等。如果当事人是出于正当防卫的,则不用承担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