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赡养纠纷
分类
解答 赡养纠纷是指在家庭关系中,由于赡养义务人未能履行赡养义务,导致赡养对象的生活和健康等方面遭受损害,而引发的各种争议和纠纷。在我国,赡养义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赡养义务人应当为赡养对象提供必要的生活、教育、医疗和其他必需品,保障赡养对象的基本生活和健康。赡养义务人如果未能履行赡养义务,赡养对象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向其提出赡养诉讼,要求其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诉讼的主要程序包括起诉、举证、庭审和判决等环节。在举证阶段,赡养对象应当提供必要的证据证明赡养义务人未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义务人则可以提供自己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据或辩解。
在判决阶段,法院应当根据赡养对象的需求和赡养义务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等情况作出判决,要求赡养义务人履行赡养义务,并给予相应的赡养费用。如果赡养义务人未能履行判决,赡养对象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总之,赡养纠纷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法律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在处理赡养纠纷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尊重赡养对象的权益,同时也要考虑赡养义务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赡养纠纷相关词条

  • 赡养人

    赡养人是指法律上或者合同约定有义务赡养被赡养人的人。关于赡养人的范围,依法主要包括以下主体:(1)老年人的成年子女(包括亲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2)老年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的义务);(3)老年人的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通常仅当老年人的子女先于死亡或者缺乏赡养、扶养能力时。孙子女、外孙子女才应承担赡养义务);(4)与老年人具有扶养关系的兄弟姐妹。(5)遗赠抚养协议中遗嘱继承人。

  • 赡养诉讼

    赡养诉讼,是指子女在赡养父母或丧失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时,因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被赡养人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判决赡养人支付赡养费。

  • 赡养关系

    赡养关系,是指子女或晚辈之间产生的由子女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 赡养

    赡养,主要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须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 赡养义务

    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 赡养费

    为法律中定义,在夫妻分居或离婚后,提供给配偶的必需生活费用。传统上赡养费是由男方支付给其前妻,但1970年后,基于男女平等的考量,男方也可有权向其前妻要求赡养费。也指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费用,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费用帮助。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