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
劳动法上的集体合同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问题 | 集体合同的履行 |
分类 | |
解答 |
(一)履行原则集体合同的履行,是指集体合同依法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全面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集体合同的履行应当坚持实际履行、适当履行和协作履行的原则。 (二)履行方法在集体合同履行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合同条款采用不同的履行方法。对于其中的标准性条款,要求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始终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各项标准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确保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实现不低于集体合同中所规定的标准;对于约定不明确的内容,凡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无明确规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议定。对于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集体合同履行过程中,监督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工会、企业职代会及其职工代表、签约双方代表以及劳动行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地方和产业工会,都应当对集体合同的履行实行监督。尤其是用人单位和工会组织双方代表,应定期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随时向职代会或劳动者群众通报情况,接受劳动者群众的监督。通过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可以提高企业履行集体协议的责任感和全体劳动者履行集体合同规定义务的事业心,既能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又能增强企业劳动者的凝聚力。 (三)与变更、解除的对比集体合同的变更,是指集体合同生效以后,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主观或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原合同中的某些条款进行增减或修改。集体合同的解除,是指集体合同生效以后,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主观或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当事人依照约定或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提前终止合同的行为。 依据《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条件为: (1)双方协商一致。即一方提出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建议,经与对方当事人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即可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但变更后的合同内容不得违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无法履行。 (3)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 (4)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 (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集体合同变更或解除应当履行法定程序。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适用集体协商程序。 集体合同的履行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