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担保合同已履行完毕是否可撤销? |
分类 | 债权债务-抵押担保 |
解答 |
一、担保合同已履行完毕是否可撤销? 1、担保合同已履行完毕不一定可撤销,如果存在以下情形可以撤销: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二、被欺诈签署的财产分割协议可以撤销吗? 1、被欺诈签署的财产分割协议可以撤销。 如果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乘人之危等情形的可以进行撤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2、欺诈订立的合同构成要件为: (1)必须有欺诈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且会使对方陷入错误意思表示,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必须实施了欺诈的行为,即行为人将其欺诈故意表示于外部的行为。 (3)受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并基于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3、因胁迫订立的财产分割协议也可以撤销,胁迫订立的合同构成要件为: (1)须胁迫人有胁迫的行为。 (2)胁迫人须有胁迫的故意。 (3)胁迫的本质在于对表意人的自由意思加以干涉。 (4)须相对人受胁迫而陷入恐惧状态。 (5)须相对人受胁迫而为意思表示,即表意人陷入恐惧或无法反抗的境地,与意思表示之间有因果关系。 三、合同保全撤销权成立要件是什么? 1、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等。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不合理价格交易时的债权人撤销权行使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3、债权人撤销权行使范围以及必要费用承担 (1)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2)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3)债务人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行为被撤销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不管签署的是担保合同,还是其他类型的合同,都只有是满足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可以行使撤销权。合同一旦被撤销,那么该合同自始无效。对担保合同已履行完毕是否可撤销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