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我国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一、我国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刑事案件的违法行为包括: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5、侵犯财产罪;

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7、危害国防利益罪;

8、贪污贿赂罪;

9、渎职罪,又可以分为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

10、军人违反职责罪。

二、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

(2)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

(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4)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三、一般刑事案件从开庭到判决需要多久?

1、刑事案件案件从开庭到判决一般需要二个月到六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2、审理期限可以延长三个月的情形:

(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刑事违法行为包括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贪污贿赂罪等,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一般为两个月,若是在期限内无法审结案件,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延长审理期限的请求。以上就是关于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的相关介绍。看完上文内容后,还有其他想要咨询的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会有专业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2: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