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害他人财产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侵害他人财产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关于《侵犯财产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盗窃罪而言,如果涉及到的金额在一千元人民币以上即达到立案标准;若是金额大于一万元人民币,则被视为数额巨大; 最后,当涉及到的金额大至六万元人民币或以上时便达到了数额特别巨大的范畴。 其次,在欺诈行为方面,若涉及到的金额在三千元人民币以上且被视为数额较大的情况下便符合了立案标准;而如果涉及到的金额大于五万元人民币,那么就被界定为数额庞大; 至于涉及到的金额超过二十万元人民币,则被视为数额特别巨大。 第三,对于抢夺罪来说,若涉及的金额在一千元人民币以上且被认为是数额较大,那么就符合相应的立案标准;同样地,如果涉及的金额高于一万元人民币,从法律角度来看将被视为数额巨大;而当涉及的金额高达六万元人民币或以上时,就构成了数额特别巨大。 第四,在聚众哄抢罪方面,当涉及的金额大于两千元人民币即满足了立案标准;而进一步来说,倘若涉及的金额超出两万元人民币,便可视作数额庞大。 此外,还有侵占罪与敲诈勒索罪,其中,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系指一万元人民币以上;数额重大是十万元人民币以上。 而在敲诈勒索罪中,数额大小应定义在两千元人民币以上;数额重大则为二万元人民币以上。 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其数额较大的标准应达到五千元人民币以上;而当涉及的金额达到五万元人民币之际,便可被视为数额庞大。 最后,抢劫罪的数额重大为一万元人民币以上。 总而言之,侵犯财产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分为八个方面,分别涵盖了以暴力手段进行的财产抢夺、未经合法途径占有他人财产后不愿意归还、利用职务之便或其他不正当方式挪用公私财物及其故意损毁财物等多种犯罪行为模式。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对侵犯财产罪与诸多具体罪名予以分类与对比,如常见的盗窃、诈骗、侵占以及挪用资金罪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罪名,其具体量刑标准亦呈现出差异性。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二、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的损失应当按照什么赔偿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损害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协商不一致的,赔偿费用应当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确有困难的,可以分期支付,但是被侵权人有权请求提供相应的担保。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侵害他人财产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