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劳动合同工伤,应如何申请赔偿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赔偿标准 |
解答 |
一、无劳动合同工伤,应如何申请赔偿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若用人单位未能与员工签署有效的劳动合同,那么员工将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给付双倍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2.在参加工伤保险的问题上,如果用人单位未能依法履行其义务,那么事故所产生的所有工伤赔偿金均应当由该单位承担责任。 3.为了维护您的合法权益,我们首先建议您敦促单位向所在地域的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4.在伤势需要住院治疗时,无论是医疗费用还是陪护人员的开支以及生活用品等,全部都应该由用人单位负担,同时在此期间,您的工资福利待遇也不应受到影响,应该按照正常流程由所在单位每月按时发放。 5.待治疗过程完成之后,我们还需进行劳动能力伤残程度的鉴定,并参照伤残鉴定的结果提出相应的伤残赔偿。 6.若用人单位拒绝按照法规予以合理赔偿,您可以选择前往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动仲裁办公室进行投诉维权。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二、无劳动合同赔偿标准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自实际雇佣劳动者之日起计算的一个月内与该劳动者签署书面形式的劳务合同,如果未能遵循此项规定,那么从第二个月开始直至满一年内,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支付两倍月度工资作为惩罚性赔偿。另一方面,未签署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须在自实际雇佣劳动者之日起的一个月内与之签署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否则,若在这一年内未能履行该义务,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请求仲裁机构裁决用人单位支付未签署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补偿。在此过程中,若发现用人单位有未全额交付社会保险金或未支付加班工资以及其他违法行为的,劳动者还有权请求仲裁机构批准其同时请求赔偿这些损失。用人单位故意拖延签署劳务合同以致使劳动者遭遇薪资亏损、因公受伤、医疗保险待遇到期等不良后果的,除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对损害结果进行赔偿外,还需另外支付总额为损害额25%的惩罚性赔偿金。 此外,劳动监察部门也有权对这样的用人单位提出改进要求,甚至给予严厉的罚款处罚。不仅如此,劳动行政部门也可以根据情况,提出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或者给予相关行政处罚等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原则规定,在未能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时,当事人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假如不幸遭遇工伤事故,如因用人单位未按照相关法规严格执行而未对职工进行必要的保险等保障措施,则因此引发的工伤抚恤金责任也将由该用人单位全权承担。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权益,我们强烈建议您先进行工伤认定的程序,这其中涵盖了住院期内所需治疗费用、陪护人员薪酬以及日常工作薪资福利等多项细节事宜。经过妥善治疗和恢复阶段之后,再进行工伤伤残等级评估并据此提出索赔请求。倘若在此过程中遭遇用人单位拒绝赔付的情况,我们提醒您可以及时寻求劳动仲裁办公室的帮助与支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