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判决后对方无力赔偿怎么办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赔偿 |
解答 |
一、交通事故判决后对方无力赔偿怎么办 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当事人应按照事故的责任进行合理的赔偿责任分担。 若遇无法承担这部分赔偿的情况,也请积极与对方沟通,寻求协商解决方案。 若无法达成意见统一,受害者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 在法院的提案和调解生效后,如未按规定履行义务,就会受到法庭的强制执行措施。 在此过程中,法庭有可能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及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信用惩戒手段; 对于情节严重的妨碍执行行为,还可予以拘留或罚款处罚。 若确实受限于经济实力,暂无法完全履行义务,法院亦可暂时终止执行,待日后发现被执行人具备履行能力即可随时恢复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二、交通事故判决后多久执行 关于交通事故争议的法院判决生效后,当事人有权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时间最长为两年。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或裁定,各方均需无条件地遵循并执行。若有任何一方不愿意履行,其对方当事人既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交申请强行执行,亦可申请由审判员将执行任务移交给法院执行官负责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在明确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归属之后,理应立即进行相应的赔偿事宜。若面临经济困境,双方当事人可以先行进行协商妥善处理,或者选择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由法官依事实及法律作出公正判决并进行调解。若被告方未能按照裁判结果履行义务,法院有权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手段,以确保受害人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对于经济状况确实无法承受执行压力的被告方,也可提出暂缓执行申请,待其具备履行能力时再行恢复执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