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孤儿院拐卖儿童罪立案标准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孤儿院拐卖儿童罪立案标准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之规定,对于那些拐骗未满十四岁未成年人,使其与家庭或监护人分离的行为,应视作构成拐骗儿童罪。在立案标准方面,通常涵盖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要点:首先,行为人需具备拐骗儿童的主观故意;其次,行为人须实际实施了拐骗行为;再次,被拐骗的对象必须是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最后,儿童因被拐骗而离开家庭或监护人。若孤儿院的工作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或管理疏漏,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采用欺骗、诱导等手法,致使不满十四周岁的孤儿脱离监护人,则此类行为极有可能涉及到拐骗儿童罪。在立案过程中,需要搜集并固定相关证据,例如孤儿院的管理规章制度、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被拐骗儿童的陈述、现场勘查笔录以及监控录像等,以便证明犯罪事实确实发生。若孤儿院的工作人员或相关人员的行为满足以上所述的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应依法进行立案调查。倘若行为人最终被认定犯有拐骗儿童罪,根据刑法规定,将面临最高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孤儿院怎么领养孩子 收养程序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应该进行收养申请的提交工作。在整个过程中,收养方及孤儿院的相关负责人必须齐心合力地共同于收养方的户籍所在地区的公证机构内递交书面的或者口头的正式申请文件。 其次,是对申请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负责审理案件的公证员将通过审慎的询问以及到收养申请人单位进行抽样检查等各种途径,来检验并确认双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之真实性与合法性; 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认真核查收养当事人是否满足设定的各项前提条件(如年龄、婚姻状况等),是否为真正的自发意愿而选择收养孩子,是否存在不良动机,以及收养人本身的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等关键因素。待所有审查环节完成以后,如果经过讨论得出的结论为收养资格合格者,那么公证处将会着手办理收养公证事宜。在此阶段,他们会生成相应公证书以证明该次收养行为的有效性及其法律地位。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四条 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第一千零九十八条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