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判决书有效期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一、法院判决书有效期 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依照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从而对刑事被告人作出的定罪量刑的法律文书。 法院的裁判文书存在两个效力,一个是法律效力,一个是执行效力。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一经生效,即具有永久法律效力,除非被依法撤销,一审判决在超过上诉期后没有上诉的判决以及二审终审的判决,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关于刑事判决书的生效规则如下: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0日内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应当在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在互联网公布。依法提起抗诉或者上诉的一审判决书、裁定书,应当在二审裁判生效后七个工作日内在互联网公布。 二、法院判决书掩隐罪怎么判 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的严厉制裁。若该种掩饰、隐瞒行为导致的犯罪所得价值总额达到人民币十万元以上,或是实施次数超过三次且犯罪所得价值总额累计达人民币五万元以上者,法律规定需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要成立掩饰、隐瞒犯罪的罪名,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构成要素: 1.客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实施了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 2.主观方面则需要行为人明知其所实施的行为会导致犯罪所得被掩盖、隐瞒,并且其目的在于获取非法利益; 3.在主体要件上,本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一般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位; 4.本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进行犯罪调查和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依照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从而对刑事被告人作出的定罪量刑的法律文书。 法院的裁判文书存在两个效力,一个是法律效力,一个是执行效力。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一经生效,即具有永久法律效力,除非被依法撤销,一审判决在超过上诉期后没有上诉的判决以及二审终审的判决,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关于刑事判决书的生效规则如下: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0日内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