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只签底薪违法吗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合同 |
解答 |
一、劳动合同只签底薪违法吗 不违法。 1、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相对固定。 绩效工资是浮动工资,可以不在劳动合同中具体约定,劳动者可以要求签订补充协议,约定绩效考核方案及绩效工资; 2、如果因为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确发生纠纷,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 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 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二、劳动合同只有盖章没有签字有效吗 关于未经盖章的劳动合同有效性问题,需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讨。 首先,倘若劳动合同虽然未加盖公章,却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亲笔签名确认,那么该项合同将被视为非无效合同。另一方面,如劳动合同仅有乙方签字而无甲方盖章,则根据现行法律规则,该项合同也不应被视为无效合同。 然而,如劳动合同既无乙方签字亦无甲方盖章,那么根据相关规定,该份合同将会被视作无效合同。就签署劳动合同时的各方签字或盖章义务而言,并不是强制性要求,除非事先已做出特殊约定。 另外,企业盖章并非劳动合同生效所必需的先决条件。基于此原则,若劳动合同达成了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共识,并且已经经过合同双方(主要包括甲方和乙方)在劳动合同文本上进行签字或盖章,则这份劳动合同将自动生效。简言之,劳动合同需具备以下几个生效要件:合同当事人需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对于合同当事人来说,他们不仅要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还需具有足够的签订合同的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意味着合同无法产生法律效力;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达须始终保持真实可靠;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此外,如果需要,该合同还需要满足法律、行政法规中所规定的所有形式要件。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任何法律或行政法规所规定的合同形式要件都是生效合同必备的先决条件之一,除非法律另有特殊规定,否则这些形式要件就会成为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在遵循基本原则与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关于绩效工资是否必须在劳动合同中进行具体约定并不违法。首先,如前所述,基本工资以及岗位工资通常被视为相对固定的部分,而绩效工资则属于浮动性质,因此在劳动合同中并未对其进行详细约定也属正常情况。然而,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者有权要求就绩效考核方案以及绩效工资部分签订补充协议。 其次,倘若因劳动报酬约定不明而引发相关争议或纠纷时,双方当事人可通过进一步协商来解决问题。若协商难以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劳动者有权依法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诉,请求裁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