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虚假诉讼罪需要哪些构成要件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虚假诉讼罪需要哪些构成要件 虚假诉讼罪,是指行为人出于某种不当目的,虚构捏造事实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民事诉讼请求,干扰破坏了司法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转,或给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造成了重大损失的违法犯罪行为。 该罪行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犯罪侵犯的是与案件无直接关联的第三方的法律权益,而非案件的原被告; 其次,犯罪行为的实施体现为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原被告相互勾结制造假象,夸大事实情况,提供虚假证据向法庭提请诉讼,滥用司法权力,暗中盗取、毁损国家、集体以及公民的财产或其他合法权益; 再次,犯罪的实施需要涉及到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实体单位; 最后,犯罪行为的形式通常表现为故意为之。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二、虚假诉讼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在犯罪嫌疑人涉嫌实施虚假诉讼罪的情况下,若其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便可依法获得取保候审: 首先,应当是其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其次,若是其可能被判处在有期徒刑之上的刑法,且通过实施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任何危险性; 再者,若犯罪嫌疑人体质状况较差,生活无法自理,或是孕妇或者哺乳期内的妇女,只要通过实施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产生危害,也可以考虑给予取保候审; 最后,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羁押了一定时间,但案件仍未审理完毕,此时也需要考虑为其提供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具体执行工作将由公安机关负责。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虚假诉讼罪是指行为者故意虚构事实,借助于民事诉讼程序毁损他人的合法权益并对司法秩序产生干扰的行为。而该类犯罪的对象则是那些与案件本身并没有直接关联性的第三方。在此过程中,申请人将联合被告人一起提供虚假的证据材料,从而滥用宝贵的司法资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实施这类犯罪行为的主体必须要具备明显的刑事责任能力。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种犯罪的实质在于刻意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创设虚假的表象,进而攫取或者减损国家、集体以及个体的利益,并严重地破坏了司法公正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