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敲诈勒索罪取保候审的标准有几种 |
分类 |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
解答 |
一、敲诈勒索罪取保候审的标准有几种 在敲诈勒索案中申请取保候审时需符合以下标准:首先,嫌疑人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能够单独实行附加刑的; 其次,嫌疑人可能面临着有期徒刑等较重刑罚,并且实施取保候审不会对个人和社会构成危险因素; 再者,嫌疑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且为孕妇或者哺乳期女性,同样实施取保候审也不会导致社会产生风险; 最后,如果嫌疑人在羁押期结束后,案件仍未得到妥善解决,那么他们将需要进行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怎样的 关于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之间之界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敲诈勒索罪所涉及的法益范围较为广泛,其不仅直接侵犯了受害者的财产权,同时也危害到了被害者的人身权益; 然而,诈骗罪所涉及的犯罪客体则相对较窄,仅限于财产性利益。 其次,在行为表现上看,敲诈勒索罪主要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来强行获取他人财物,而诈骗罪则多采用编造虚假信息、掩盖真实情况等欺骗手法,让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自愿交付钱财。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二者都可能产生财产转移的效果,但敲诈勒索罪强调使用强制手段,受害人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而诈骗罪则利用了受害人的自愿心理,具有明显的主动性特征。《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敲诈勒索罪涉案金额怎么判 在法律体系中,敲诈勒索罪的量刑轻重主要是依照涉及到事例的金额和其他特殊情况来进行判断。具体而言,根据刑法相关条例,对于敲诈勒索金额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3万元至10万元之间以及3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事例,应分别被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数额特别巨大”这三个不同的档次标准。对于敲诈勒索数额较少或实施次数较多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附加罚款或者罚金的双重惩罚;对于敲诈勒索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罪犯,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款或者罚金的责任;而对于敲诈勒索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罪犯,则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必须承担罚款或者罚金的责任。然而,在实际量刑过程中,除了上述因素外,还需充分考虑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是否有自首立功表现等多种因素。 在敲诈勒索案中申请取保候审时需符合以下标准:首先,嫌疑人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能够单独实行附加刑的;其次,嫌疑人可能面临着有期徒刑等较重刑罚,并且实施取保候审不会对个人和社会构成危险因素;再者,嫌疑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且为孕妇或者哺乳期女性,同样实施取保候审也不会导致社会产生风险;最后,如果嫌疑人在羁押期结束后,案件仍未得到妥善解决,那么他们将需要进行取保候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