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劳动争议解决的基本方法包括什么
分类 劳动纠纷-劳动争议
解答

一、劳动争议解决的基本方法包括什么

处理劳动争议所采取的基本手段主要涵盖协商、调解、仲裁以及诉讼四个方面。协商环节中,双方得以进行自我沟通与交流来疏解纠纷;而调解过程中,诸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这类机构则可涉入其中,协助调解各方分歧。仲裁方式就是指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该机构专门负责裁定相关争议;

至于诉讼流程,乃在对仲裁结果产生异议或者仲裁机构对受理案件予以婉拒时,当事人向当地人民法院发起法律申诉之举。这几种方式各自具备独特的优势特性,协商与调解过程相对较为温和,仲裁与诉讼程序更为权威且具有法律强制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具体流程是啥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流程如下:

首先,当事人申请调解,向调解组织提交书面申请等材料。调解组织收到申请后,及时开展调解工作,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若调解不成,当事人可申请仲裁。需提交仲裁申请书、相关证据等。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在规定期限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收到副本后,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答辩书。仲裁庭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后进行调查、辩论等程序,最后作出仲裁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整个流程旨在公正、高效地解决劳动争议。

三、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是多久?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所以,劳动者要注意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规定的时效内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争议处理手段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协商促双方沟通解纷;调解由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介入调和;仲裁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裁决;诉讼则在仲裁异议或不被受理时,向法院起诉。协商调解温和,仲裁诉讼权威具强制力。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5: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