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罪从犯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诈骗罪从犯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在鉴定欺诈罪从犯时,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一是其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次要或辅助,如未深入诈骗核心,仅执行主谋指示;二是其在犯罪过程中的角色和贡献,通常作用较小,收益也少;三是从犯的参与度及对犯罪结果的影响。这些标准共同决定从犯的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诈骗罪从犯不知情怎么判 若从犯在活动中不知真相,其刑事责任可能不构成诈骗。共同犯罪需有共同意图,行为人应知行为危害。若从犯不知情,认知和恶意或可排除。法院在量刑时,若证实从犯因无知参与,往往减轻或豁免其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三、诈骗罪从犯确实知情怎么判 在诈骗案中,从犯若明知事实并参与,法律可依据其在犯罪中的角色,从轻、减轻或免刑。主从犯区别在于对犯罪的主导或协同作用。判决考虑犯罪性质、影响及从犯悔过态度等。从犯若主动退款、如实陈述,有望得到更宽容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诈骗罪从犯的认定,通常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比如未直接参与诈骗的策划、组织,只是按照主犯的指示行事;所起作用相对较小,获利较少;参与程度不深,对犯罪结果的影响力有限等。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