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工伤鉴定后仲裁有限制吗
分类 工伤赔偿-工伤纠纷
解答

一、工伤鉴定后仲裁有限制吗

工伤鉴定之后去申请劳动仲裁,那可是有时间限制的。

通常来讲,得从当事人知晓或者理应知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那一天开始算,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

这里得特别留意一下,如果是因为遇到了不可抗力,或者是存在其他正当的理由,导致在时效期间内没办法去申请仲裁的,那仲裁时效就会暂时停止。

等中止时效的原因消失掉的那一天起,仲裁时效的期间又会接着继续计算。

另外,要是在劳动关系存续的这段时间里,因为拖欠劳动报酬而产生了争议,劳动者去申请仲裁可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不过,要是劳动关系终止了,那就必须得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的一年内去提出申请。

总而言之,咱们可得赶紧去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可别一不小心就超过了时效,到时候可就麻烦。

咱可不能因为不懂这些规定,就白白错过了自己应得的权益,一定要及时行动起来。

二、工伤鉴定后继续上班怎么赔偿

工伤鉴定结果公布后,劳动者继续留职工作,对于赔偿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对于因公受伤后需康复期间仍需在用人单位继续工作的情况,应聘人员将被确认与其所在企业保持着持续且合法的劳务关系,用人单位将为其分配合适的岗位,同时根据其当月的实际出勤情况向其发放相应的薪酬待遇。

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该人员无法达到工作要求,并且用人单位也无法为其重新寻找到合适的职位时,用人单位则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每月向该人员提供针对伤残津贴的补偿措施。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

三、工伤鉴定后多久有结果

工伤鉴定结果通常在何种期限内产生 通常情况下,工伤认定所需要的时长为60个工作日,但在特定条件下,这一期限有可能被延长至30个工作日。

在个人向相关劳动行政执法机构申请工伤认定后,须耐心等待劳动行政部门的通知,然后按照规定的日期和场所对其劳动能力水平进行鉴定。

经过鉴定流程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需在短短的六十个日历日内形成鉴定结果,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这个期限可以适当延长至三十个工作日。

在此过程中,必要的费用可能需要由申请人自行承担,待后续确认符合领取工伤保险基金资助款项的标准后,便会如数拨给劳动者。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当我们在探讨工伤鉴定后仲裁有限制吗这一问题时,需要了解到这背后还有很多相关的要点。工伤鉴定后的仲裁在时效上是存在限制的,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仲裁申请,一旦错过这个时效,自身权益可能就难以通过仲裁途径得到保障。并且,仲裁的结果还与证据的充分性紧密相关。如果在工伤鉴定后的仲裁过程中,证据准备不充分,也会影响最终的裁定结果。您是否对工伤鉴定后的仲裁具体时效、需要准备的证据等事宜还存在疑问呢?如果是这样,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的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3: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