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侵占罪标准如何认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员工侵占罪标准如何认定 所谓员工侵占罪,通常意义上也被称为职务侵占罪。在司法活动中对职务侵占罪进行准确认定的主要依据在于多个层面,具体如下所示: 首先,需明确的是,该犯罪行为的实施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在职员工,而非国家公职人员; 其次,从主观心态来看,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且其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所在单位的财产;再者,就客观行为而言,犯罪嫌疑人需要通过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本应归属于单位所有的财物流转至自身名下,并且涉案金额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限制通常情况下,这一数字应大于等于六万元人民币,小于或等于一百万元人民币。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此处提及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特指行为人利用自身作为单位财物主管、管理者、经营者或经手人的身份和地位来实现非法占有之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员工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如何确定 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犯罪数额和情节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较大”的标准为六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数额巨大”的标准为一百万元以上一千五百万元以下;“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为一千五百万元以上。 在司法实践中,还会综合考虑其他情节,如犯罪手段、退赃情况、认罪态度等。若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若系共同犯罪,需根据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确定量刑。 三、员工挪用公款罪认定标准有哪些 员工挪用公款罪认定标准主要有:其一,挪用的对象必须是公款,包括国家、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及特定款物等。其二,利用职务便利,即利用其主管、管理、经手公款的权力及便利条件。其三,有挪用行为,通常表现为擅自私用公款,使公款脱离单位的控制。其四,达到一定数额标准,一般为3万元至10万元以上,且超过3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若同时满足以上条件,就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但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案件细节及法律规定来综合判定。 员工侵占罪,亦称职务侵占罪。认定依据包括:主体为公司、企业等单位在职员工;主观上故意非法占有所在单位财产;客观上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财物转为己有,且金额需达到六万至一百万元。其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行为人利用财物主管、管理者、经营者或经手人的身份非法占有财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