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逃逸立案标准是什么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构成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行为人须明确得知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却仍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 其次是行为人自认为在事故中并无过错,因此选择驾车远离事故现场; 再次是行为人存在酒后驾车或者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在接到报警后未能遵守现场等待处理的规定,而是选择弃车离开现场后再折返回来; 此外,如果行为人虽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但是在未经报案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医院,或者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为伤者或其家属提供虚假姓名、地址及联络方式便自行离去; 最后是在接受相关调查时逃跑隐藏等等。 总而言之,无论行为人是否故意逃避法律责任,只要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具有刑事犯罪的嫌疑,进而启动立案侦查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