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解除后,违约条款是否仍然有效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合同被解除以后,违约条款的有效性通常会得到维护,当事人仍旧有资格依据违约条款向对方提出支付违约金的要求。
权威法律对于合同解除后的条款效力有着明确的规定,即所有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将就此终结,但并不涉及到合同中所包含的关于清算以及合理清理方面的条款的有效性。 这也就意味着,尽管原有的合同已经解除,但违约条款却能够继续为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赔偿以及清算流程时提供有力支持。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