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小产权房双方签订的合同法律效力如何
分类 房产纠纷-房产纠纷
解答
律师解析: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小产权房买卖合同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合同类别之一,只要满足了合同所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同时又没有违背任何现行法律法规中的禁止性规定,便应当被视为具有合法效力的合同。
所谓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建设的住宅楼宇,这些业主们享有宅基地使用权认证,他们也已经获得了相关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甚至还办理了房产所有权证明。
然而,因为这种房子的所有者没有支付相应的土地出让金等相关费用,因此他们的房产所有权证书并非由国家房地产管理部门颁发,而是由当地乡政府或者村政府进行颁发,因此,人们将此类房屋称为"乡产权房"。
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明确规定,合同当事人签署合同时应该拥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在双方签署合同时双方应该处在自愿平等以及不违背法律,法规内强制性规定及社会公共秩序良好风尚的基础上。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产权房的买卖合同同样可以归类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房屋买卖合同,这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尽管由于这类房屋的证书缺乏完整性,无法发生实质性的物权变动过户登记程序。
但是,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假如购买者在明确了解到该房屋属于小产权房的前提下,仍用较低的价格购入,那么这就表明购买者在签订合同时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了居住使用,他们并没有意图通过该房屋实现小产权房的变更登记或领取正式的产权证书,而仅仅是希望能够尽快入住和利用这个场所。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0: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