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了解除协议还能起诉吗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通常来讲,当签订了解除协议之后,一般是不可以再进行起诉的。
解除协议其实就是双方针对之前存在的法律关系所做出的解除约定,它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 假如在协议当中清晰地约定了解除之后的权利义务,并且双方也都依照协议完成了履行,那么通常就应该按照协议的约定来执行。 然而,如果解除协议存在诸如欺诈、胁迫这类法定的可撤销情形,又或者协议的签订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遭受损害的一方就能够在法定的期间内提起诉讼,请求撤销该协议。 另外,在签订解除协议的时候,如果有一方存在隐瞒重要事实等行为,使得协议明显地失去了公平性,受损害的一方同样可以起诉,请求对协议进行变更或者撤销。 总之,对于是否还能够起诉,必须依据具体的解除协议内容以及签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签订了解除协议,协议明确约定了解除后的权利义务且双方已履行完毕。但小朱发现小李在签订协议时隐瞒了重要事实,小朱认为协议失去公平性,欲起诉小李,小李认为签了协议就不能再起诉。这就产生了争议。 案情分析: 1、一般情况下签订解除协议且履行后不能起诉,但存在特殊情形除外。 2、此案件中小李隐瞒重要事实,这可能使协议失去公平性,小朱如果能证明这一点,属于法定可起诉情形,他可以起诉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不能简单依据签了协议就判定不能起诉。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