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纠纷没有做伤残鉴定怎样判 |
分类 |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鉴定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医疗纠纷尚未进行伤残鉴定之时,通常是以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为判断依据。
倘若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者司法鉴定等方式,能够确定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并且该过错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那么医疗机构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赔偿的范围一般涵盖了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直接性的损失。 然而,由于没有进行伤残鉴定,就很难确切地确定具体的伤残赔偿金额等相关事宜。 倘若双方在责任认定等方面存在争议,那么可以通过诉讼的途径来解决。 由法院依据相关的证据以及法律规定进行裁判。 总的来说,未进行伤残鉴定确实会给赔偿金额等方面的确定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这并不会对医疗纠纷中医疗机构的过错以及因果关系的认定产生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医疗行为的过错与否以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然可以通过现有的证据和法律规定来进行合理的判断和认定,为后续的赔偿等事宜奠定基础。 案情回顾: 小朱在小李所在的医疗机构就医后出现损害后果。双方就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及过错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产生争议,此时尚未进行伤残鉴定。小朱认为医疗机构有过错应赔偿,小李则否认。双方对责任认定争执不下,小朱欲起诉。 案情分析: 1、在未进行伤残鉴定时,若能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且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医疗机构应担责。 2、虽然未伤残鉴定难以确定伤残赔偿金额等,但不影响过错与因果关系的认定,法院可依据现有证据和法律规定裁判责任归属。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