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果不构成医疗事故,是否还能获得赔偿 |
分类 |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责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诸多医疗纠纷案件中,部分患者会在事故发生后首先寻求行政部门协助,借助其组织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无法被判定为医疗事故并不意味着医疗机构就无需对患者所遭受的医疗损害承担相应的民法责任。 依照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18条相关规定,如果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遭受了损害,且这些损害是由于医疗机构或其医疗工作人员的过失所导致的,则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由此可见,相较于行政责任中所适用的医疗事故标准而言,民法中对于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定位较为宽松。 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可以通过提交医疗损害责任鉴定申请,以证明医疗机构在诊疗行为中的过错以及该过错与患者所受损害之间的因果关联性。 一旦达到上述条件,即使未被判定为医疗事故,患者仍有权向医疗机构提出索赔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