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如何保障职工无行为能力时的权益
分类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解答
律师解析:
在在职员工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之后,他们的合法代理者将肩负起保障他们实际利益的重任。
这些代理者典型地包括受托人为在职员工服务的配偶、直系亲属如子女以及父母等。
他们拥有独自通过行动来实施行使职权、接受责任的权力,并由此引发、变更或消解某些既定的法律关系。
针对自然人的专属行为能力,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拥有全部行为能力、部分行为能力以及全然没有行为能力这三个不同的范畴。
至于作为法人代表存在的行为能力,则主要以个体自我行为的方式获取法律所赋予的民事权力与履行对应的民事职责的资格为表现形式。
简而言之,民事行为能力为参与民事活动的主体获得民权赋予以及承担相应民职负担提供了实践保障,这种能力就是民事主体凭借自我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单独获得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
对于那些患有精神疾病患者,其利害相关人有权依据国家法令,向当地最高人民法院提交申请,请求评估该精神病患是否具备无行为能力或受到限制的行为能力。
一旦被判处在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领域内,只要他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善,经过患者本身及其利害相关人士的正式申请,经过人民法院的审查,便有可能判定该精神病患重新具备或恢复制约性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6: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