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上如何认定遗产的标准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遗产的法律认定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产的合法性 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通过合法途径取得并且拥有所有权的财产。 这意味着,只有那些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获得的财产,才能够被认定为遗产。 相反,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财产,像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所得的财物,是不能作为遗产的。 因为这些财产的来源本身就违反了法律规定,不具备合法的基础。 二、时间的特定性 遗产是被继承人在死亡时遗留下来的财产。 也就是说,认定遗产的时间节点是被继承人死亡那一刻。 在其死亡前已经处分的财产,就不属于遗产的范围了。 三、财产的可转移性 遗产应当是能够依法转移给他人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 一些具有人身专属性质的权利,通常不能作为遗产。 比如养老金请求权,它是与特定的人身身份相关联的,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本人才能享有,所以一般不能被继承。 四、财产的范围限定 遗产既包括积极财产,如房屋、存款等看得见、摸得着或者能够用货币衡量的财产;也包括消极财产,也就是债务。 继承人在继承积极财产的同时,也要在继承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对被继承人的债务进行清偿。 案情回顾: 小朱去世后,其亲属在整理遗产时产生争议。争议点在于小朱生前曾有一笔来历不明的大额财产,且小朱生前将部分房产赠与了小李,还有养老金请求权,此外小朱还留有一些债务。这些财产及债务能否被认定为遗产存在分歧。 案情分析: 1、对于来历不明的大额财产,若经查实是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如盗窃等,依据财产合法性标准,不能认定为遗产。 2、小朱生前赠与小李且赠与行为完成的房产,按照时间特定性标准,在小朱死亡时已不属于遗产范围。 3、养老金请求权具有人身专属性质,根据财产可转移性标准,不能作为遗产。 4、小朱遗留的债务属于消极财产,在遗产范围限定标准下,继承人需在继承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