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孩子未成年怎样放弃继承权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未成年人一般不能自行放弃继承权,这是基于多方面原因考虑的,具体如下:
一、行为能力方面的限制 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在法律上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即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他们虽然能实施一些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但放弃继承权既不是纯获利益行为,又往往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范围。 例如,一个十岁的孩子可能并不清楚放弃继承权会带来哪些长远影响,所以从行为能力角度看,他们难以自行作出放弃继承权的决定。 二、法定代理人的关键作用 未成年人若要放弃继承权,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一般是父母)来代理实施。 法定代理人在代理未成年人作出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时,必须谨慎考虑。 因为这一行为可能对未成年人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放弃行为会损害未成年人的利益, 总之,未成年人放弃继承权需十分谨慎,必须在法定代理人的合理代理下进行,以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十岁,其爷爷去世留有遗产。小朱父母想放弃小朱继承爷爷遗产的权利,小朱表示同意,但小朱并不清楚放弃继承权的长远影响。小朱邻居小李认为小朱作为未成年人不能自行放弃继承权,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从行为能力方面看,小朱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放弃继承权既非纯获利益行为,又超出其认知和理解能力范围,所以小朱自行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 2、从法定代理人角度讲,小朱父母作为法定代理人,若放弃行为会损害小朱利益,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