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自书遗嘱未经公证是有效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自书遗嘱即便未经公证,同样是有效的,下面为你做详细阐释:
一、法律规定层面 我国《民法典》对自书遗嘱的有效性有着明确规定。 自书遗嘱需由遗嘱人亲自书写,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应是遗嘱人真实意愿的体现。 书写完成后,遗嘱人要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是对遗嘱内容的确认和负责。 并且,还需清晰准确地注明具体的年、月、日,以便明确遗嘱的形成时间。 只要满足这些法定的形式要件,这份自书遗嘱就具备了法律效力。 也就是说,公证并非自书遗嘱生效的必备条件,法律尊重遗嘱人自主真实的意愿表达。 二、公证的作用方面 虽然公证不是自书遗嘱生效的必需环节,但经过公证的遗嘱在证明力上更具优势。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存在多份遗嘱且内容相互抵触的情况。 此时,公证遗嘱的效力就会优先体现出来。 公证机构会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经过公证的遗嘱在法律上的可信度更高。 三、注意事项要点 自书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不能受到他人的胁迫、欺诈等干扰。 遗嘱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比如,不能将违法所得进行分配等。 同时,书写要规范,字迹清晰,避免模糊不清导致歧义。 签名和日期也要清晰准确,防止后续因这些细节问题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案情回顾: 小朱生前自书了一份遗嘱,明确了财产分配,但未进行公证。小朱去世后,小丽认为该遗嘱未经公证无效,而小静主张自书遗嘱即便未公证也是有效的,双方因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根据《民法典》规定,小朱自书遗嘱由其亲自书写,体现真实意愿,有其签名并注明具体年、月、日,满足法定形式要件,即便未经公证,也是有效的,法律尊重遗嘱人自主真实的意愿表达。 2、公证虽非自书遗嘱生效必备条件,但在存在多份抵触遗嘱时,公证遗嘱效力优先。此案件中仅一份自书遗嘱,不存在多份遗嘱冲突问题,所以不能因未公证就否定其效力。 3、小朱的自书遗嘱若为其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法且不违背公序良俗,书写规范,签名和日期清晰准确,就应认定为有效遗嘱。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