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离婚后财产分割法院能执行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夫妻离婚后财产分割的执行事宜,需依据具体情形来判别。
首先,倘若双方已订立起合法且有效的财产分割协议,当其中一方未履行该协议时,另一方有权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 法院会仔细审查此协议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倘若协议符合相关规定,便会责令未履行的那一方按照协议履行。 比如,协议中明确规定了某套房产归某一方所有,而该方未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法院就会督促其尽快办理。 其次,若经由法院判决离婚并对财产作出分割,一方拒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同样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此时,法院会凭借自身职权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展开调查,一旦发现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便会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以此来确保判决能够得以切实执行。 例如,判决中规定某方需支付另一方一定数额的钱款,而该方逾期未付,法院就会通过扣划其银行存款等方式来让判决得以兑现。 不过,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像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以及执行的难度等。 倘若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或许会终结执行程序,待日后被执行人有了财产时再重新恢复执行。 总之,离婚后财产分割的法院执行工作必须依据具体的法律文书以及实际情况来开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离婚,他们签订了有效的财产分割协议,协议写明一套房产归小朱,但小丽未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小朱向法院申请执行,小丽辩称自己目前经济困难且房产有特殊情况不能过户。法院审查协议后判定合法有效,责令小丽履行。 案情分析: 1、双方签订有效财产分割协议时,一方未履行,另一方有权申请执行,法院应审查协议合法性。 2、法院判定协议合法有效后,有责任责令未履行方按协议履行,不能因不合理借口拒绝执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