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虚假卖房骗取房款怎么办 |
分类 | 房产纠纷-二手房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我国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中,当卖方或其他相关人员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诈行为,导致买方在购房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严重损害,此时,买方有权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申索应得的经济补偿。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买方可以申请赔偿的款项为其所支付的房屋总价的三倍之上的数额。若卖方拒绝接受赔偿或赔偿金额低于500元人民币,则需以最低限额500元人民币进行赔偿。若商家坚持不愿意赔偿,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来解决问题:
首先,消费者可以选择向消费者协会(简称“消协”)提出投诉,请求其介入调解。在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产生消费权益争议之后,消费者可以寻求消协的帮助,由第三方机构对争议双方进行劝说、引导以及协调,以期促使双方达成共识,妥善处理纠纷; 其次,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向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诉,请求其协助解决争议。这种方式具有高效性、便捷性、强制力强等优点。消费者在决定申诉时,通常需要以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诉求、理由以及相关的事实依据。如果与经营者能够达成和解,消费者可以撤销申诉,并请求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出具调解书; 再次,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在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自愿将争议提交至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并由仲裁机构做出最终的判断或裁决。仲裁具有当事人程序简单、一裁定终局、专家仲裁、费用相对较低、保密性好、对双方情感影响较小的特点。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但如果当事人部分胜诉,仲裁庭会根据各方面的责任大小来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仲裁费用; 最后,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受到侵害而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时,他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公正审理。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的范畴。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