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屋所有权如何确定 |
分类 | 房产纠纷-房产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房屋所有权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登记制度:在通常情况下,不动产的所有权确定遵循登记为准的原则。 当房屋在不动产登记机构完成登记后,登记的所有权人便依法享有该房屋的所有权。 这种登记具有强大的公信力,意味着在法律层面,它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 比如,甲将已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房屋卖给不知情的乙,乙基于对登记的信赖购买,其权益会受到法律保护。 2.合法建造:如果是通过合法建造的方式获得房屋,那么自建造这一事实行为完成时,建造者就取得房屋所有权。 不过,这里要特别注意相关建设手续必须合法合规,包括土地使用、规划许可等。 3.继承或受遗赠:按照法律规定或者依据遗嘱进行继承、受遗赠从而取得房屋所有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所有权便发生效力。 4.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若通过法院判决或者仲裁裁决来确定房屋所有权的归属,那么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作为最终的判定依据。 总之,房屋所有权确定一般以登记为主,同时结合其他情形综合判断。 案情回顾: 小朱合法建造了一处房屋,但未及时办理登记手续。后小胡看中此房,与小朱协商购买,签订了购房协议并支付房款。不久,小李声称该房屋所在土地自己有使用权,主张房屋归自己所有,三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虽然小朱未办理登记手续,但依据合法建造相关规定,自建造完成时,小朱取得房屋所有权,前提是建设手续合法合规。 2、小胡虽签订购房协议并付款,但在未完成登记变更前,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 3、小李主张土地使用权,若其主张成立,小朱建造行为可能存在瑕疵,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房屋所有权归属。 4、若产生纠纷诉至法院,最终以生效法律文书判定房屋所有权归属。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