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犯罪如何处理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精神病犯罪的处理,要依据不同情形来具体判断,以下为你详细阐述: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情况: 当精神病人处于无法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身行为的状态时,若其实施行为造成了危害结果,且经过法定程序进行专业鉴定并得到确认,那么该精神病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不过,其家属或者监护人有责任对其严加看管,并确保给予相应的医疗救治。 在某些特殊且必要的情况下, 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情况: 对于那些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当其实施犯罪行为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但考虑到其精神状态对行为的影响,在量刑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体现了法律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 3.间歇性精神病人情况: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施犯罪行为,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因为在精神正常时,其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在司法实践中,对精神病犯罪的认定极为严谨。 必须经过严格的司法精神病鉴定程序,由专业的鉴定机构和人员,综合多方面因素,准确确定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时的精神状态,进而做到准确适用法律,确保司法公正。 案情回顾: 小朱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在精神正常时与小李发生冲突,将小李打伤。后小朱精神病发作,其家属主张小朱无需担责,认为案发时小朱已患病,双方就小朱犯罪时精神状态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若经法定程序鉴定,小朱打伤小李时处于无法辨认或控制自身行为状态,属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无需担刑责,但其家属应看管并送医救治,必要时政府可强制医疗。 2、若鉴定小朱犯罪时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属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应担刑责,但量刑时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3、若鉴定案发时小朱精神正常,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