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拘役最长时间是多久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刑罚体系中,拘役属于主刑之一,指对短期内限制罪犯人身自由、将其拘禁于附近地点并强制参与劳动进行处罚的手段。
根据相关规定,拘役的期限固定在1个月至6个月之间,若存在数项罪责需一并惩罚的情况下,其最高期限亦不得超过1年。 拘役制度具备下列显著特征: (1)相比于有期徒刑,其刑期较短,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2)在服役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每月可以得到1到2天的探亲假,同时参加劳动的人员还能获得一定的薪酬待遇;(3)拘役期满之后再次犯罪的,不再被认定为累犯。 关于拘役的刑期起算日期,需自判决生效之日开始计算,而在判决执行前已被拘留的时间也应抵扣刑期一日。 因此,以上法律条款便是我们对拘役制度进行了解和认识的基本依据。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