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涉嫌抢劫罪有几种结果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抢劫罪的法律后果主要呈现为如下几种情况:
首先,对于一般的抢劫犯罪分子,应判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同时处以罚金刑罚。 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如存在入户抢劫、在拥挤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抢劫、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多次进行抢劫活动或抢劫金额巨大、抢劫过程中导致他人重伤甚至死亡、假扮成军警人员进行抢劫、持有枪支进行抢劫、抢劫军事装备或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等恶劣情节之一者,则将面临更为严厉的惩罚,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乃至死刑,并且还需附加罚金或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其次,若犯罪情节相对轻微,且犯罪嫌疑人具备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那么其可能会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 最后,针对某些特殊主体,例如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等,以及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等特殊情况,在量刑时亦会予以适当考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