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保险报警时效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交通事故报案期限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可以通过看其他的相关时效可以得知时间拖着越久越不利:24小时内:交警在处理完现场事故后,应该在24小时内将事故信息录入交通事故信息系统;交警在从现场撤离后24小时内向事故当事人进行询问并且笔录。 如果出现车险事故,最好是立即报案,这样便于保险公司进行定损认定,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赔。如果当时没有立即报案,也应当在车险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报案。一般保险公司都要求在48小时内报案。如果超出48小时,对于事故原因和责任不好认定的情况下,可能得不到充分的理赔,甚至会遭遇拒赔。 法律无明文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多长时间后必须报案,所以只要能够查清交通事故的事实和责任,就可以报案。一般应该及时报警,因为越早越有利于事故的认定和处理。 保险公司一般要求是48小时内。 根据《机动车交强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伤人后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如下: 第一步:报案。报案时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保险单、行驶证和驾驶证。 2、开车到保险公司。 3、在保险公司理赔部填写《车辆出险登记表》。 第二步:交警部门结案并开具事故证明。 第三步:递交索赔单证。 第四步:领赔偿款。商业险的报下理赔则依据保险合同而定。 综上所述,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致人身伤害或者车辆财产损失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保险公司报案进行事故责任认定现场勘察,交通事故保险报案时限不要超过48小时,如果超出就有遭到理赔不充分或者是拒赔的可能,在发生交通事故以后,48个小时是完全可以进行保险理赔的,一定要及时进行保险理赔,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