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欺诈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欺诈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两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 1、主体要件不同 职务侵占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犯罪对象不同 职务侵占罪犯罪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这种财物实际上已被行为人所掌握,而诈骗罪的对象是不为自己实际控制的他人财物。 3、犯罪的行为不同 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的财物;而诈骗罪则是用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的财物。 二、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 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 2、必须有侵占的行为。 3、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 (三)主体要件 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 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三、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一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一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二)客观要件 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三)主体要件 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在不同的犯罪情节下,对诈骗罪的犯罪分子处罚不同,也就意味着犯罪分子具体的坐牢时间不同。最高的时候是无期徒刑。 诈骗罪和职务侵占罪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罪名,所认定的犯罪条款是完全不同的,不仅犯罪对象不同连犯罪行为都是不一样的,但两者都是属于非法的占有他人的钱财,而让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只要确定当事人有犯罪的事实就会为此承担该有的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