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经济犯罪延长立案期限至三十日的规定是怎样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诉讼 |
解答 |
一、经济犯罪延长立案期限至三十日的规定是怎样的? 经济犯罪延长立案期限至三十日的规定是,公安机关接受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案、控告、举报、自动投案后,重大、疑难、复杂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 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接受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案、控告、举报、自动投案后,应当立即进行审查,并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疑难、复杂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疑难、复杂或者跨区域性的线索,经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再延长三十日。 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或者书面通知立案的,应当在指定期限以内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通知立案的,应当在十五日以内立案侦查。 二、经济犯罪立案后满足哪些条件可以逮捕嫌疑人? (一)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二)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三)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三、经济犯罪立案后嫌疑人委托辩护律师的费用是多少? 经济犯罪立案后嫌疑人委托辩护律师的费用不是法定的,辩护律师主要根据以下因素收费: 1)耗费的工作时间; 2)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 3)办理法律事务所需律师人数和承办律师的业务能力; 4)委托人的承受能力和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5)律师可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6)律师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 7)办理案件所需的其他必要成本支出。 综上所述,对于经济犯罪的立案审查期限,向后延长至30天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事实上,如果经济犯罪案件的案情特别重大或者特别复杂,以及对于一些跨区域性的线索,立案审查的期限有可能会长达60天,司法实践中经济犯罪的类型非常多,确定存在犯罪事实的,公安部门才能立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