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构成销售伪劣种子罪的条件有哪些?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构成销售伪劣种子罪的条件有哪些?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农业生产。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生产管理法规,销售伪劣种子,致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行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制售伪劣种子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使生产遭受损失二万元以上的,应立案追诉。销售伪劣种子罪指的是销售假种子,或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种子冒充合格的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二十三条 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使生产遭受损失二万元以上的; (二)其他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情形。 三、一般销售伪劣种子罪是怎么处罚的 1、如果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种子,或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种子冒充合格的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的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若上述行为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则有可能被处以行政处罚。生产经营假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违法生产经营的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3、禁止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打击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违法行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到了农作物播种的季节,农民都会购买大量的种子来种植,种子的好坏直接决定农作物的产量,但是现在市场上一些违法分子,为了一己私利销售伪劣种子,导致农作物减产或者颗粒无收,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此种违法行为构成了犯罪,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