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违约 |
解答 |
1、一般构成要件违约行为《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这里的“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就是违约行为,所以违约责任的基本构成要件是有违约行为。 (1)违约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的客观事实。 违约行为的发生以合同关系存在为前提。 违约行为是构成违约责任的首要条件。 无违约行为即无违约责任。 违约行为的特点在于: 其一,违约行为的行为人是合同当事人,这是由合同相对性规则决定的。 其二,违约行为违反了合同义务。 合同义务主要通过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具有任意性。 对约定义务的违反构成违约行为。 但是,对于合同没有明确约定,但是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附随义务的违反,也可能构成违约行为。 其三,与合同义务相对应的是合同,对合同义务的违反必然导致对合同债权的侵害。 (2)违约行为形态,是根据违约行为违反合同义务的性质、特点,对违约行为所作的分类。 一般而言,违约行为可以分为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两大类。 所谓不履行,是指当事人根本没有履行合同义务,包括拒绝履行和根本违约。 不适当履行,是指当事人虽有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但履行的内容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 不适当履行包括质的不当(瑕疵履行和加害给付)、量的不当即部分履行、履行方法不当、履行地点不当和履行时间不当(提前履行和迟延履行)等。 就违约行为发生的时间而言,违约行为可以分为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 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 实际违约,是指期限届满后发生的违约。 2、违约责任的特殊构成要件。 违约责任的特殊构成要件,指承担具体的违约责任时,在一般构成要件之外,还需具备的其他要件下面略作说明: (1)采用过错归责原则的,要求违约方具有过错。 (2)实际履行要求继续履行可能或者可行。 (3)损害赔偿要求另外两个构成要件: ①受有损失; ②违约行为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了一般构成要件即违约当事人承担任何违约责任都必须具备的要件,除一般构成要件外,与违约责任的各种具体形式相适应,每种责任方式又都有自己的构成要件,相互之间并不等同,具体规定如上。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